2014年是人文系学生工作塑品牌、出特色,抓管理、促学风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系在学院学生处的领导下,在系领导干部的带动下,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管理、促学风,发挥榜样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
1.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要运用多渠道,多种途径加强对课堂考勤。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的下班级听课,检查课堂纪律并填写课堂纪律检查反馈表,对于班级中有旷课、迟到现象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教育,定时召开学生情况研判会议;加大学生会班级纪律检查组织的队伍,全面、深入、持久地进行到课率检查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加大对学生刀客情况点名、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加强与认可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到课、上课情况,通过三条线的交叉管理,减少学生旷课迟到情况的出现,规范上课秩序。
2.多渠道搜集并宣传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的先进事迹和荣誉,扩大引导和带动作用。我系每年在各级各类比赛和竞赛中均有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积极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对于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我系拟开辟“人文学子荣誉榜”,将学生荣誉在第一时间上榜公布,借助系报、系刊、系网站等载体对优秀的作品登载;同时,对于在学习、实践等方面的榜样人物,以经验介绍会、交流会等形式向全系同学介绍先进经验。
3、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人文视野讲座”,邀请系内外的专家、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学术研究方面的讲座;为考研和司法考试的学生举办考前辅导培训班,就报考技巧、复习指南等进行集中和一对一的指导,提高我系学生考研和司法考试通过率。加强系学生多媒体传播中心建设,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多媒体视频制作、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力度,鼓励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学生科研课题,增强专业性、研究性学习。
二、立足专业,创新载体,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精品团学活动。
1.以培养人文科学系学生“能说会写”为思路,以“跃动·征程”和“悦读·乐秀”两大系列品牌活动为载体,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学术活动和团学活动。除了继续举办一些参与度高、广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如书画大赛、朗诵比赛、中英文配音大赛外,不断思考推陈出新、传承创新。在对内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与对外同时,进一步打造“集爱”行动等感恩与责任活动,推进法律宣传进社区、爱心义卖、富盛中学联谊志愿服务活动的品质和水平,我系的志愿服务活动再上一个台阶。
2.加强对团学干部的培养。团学干部作为团学活动的主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团学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和活动质量的高低,并且由于其在广大同学中的示范作用,一支高效的团学干部队伍会对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年,我系拟拟定《人文科学系团学干部管理条例》从制度上对团学干部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进行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团学活动组织评比活动,增强团体凝聚力,又增强竞争机制,增强我系团学干部的工作作风战斗力。
三、守底线、保安全,将公寓管理作为系学生工作的重心。
1.做好公寓服务工作。将《寝室安全须知》、《镜湖校区生活服务一览表》送到系每一个寝室,方便同学们的新校区生活。加强寝室走访,关心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和寝室关系,及时受理、协助学生处理寝室设备维修、网络维修联系等事物,给予学生生活上的指导和关心。
2.打造好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这支学生队伍。进一步完善自管会组织构架和工作分工,确保这支学生队伍的分工明确、工作高效;进一步发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充实到自管会队伍中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模范作用,在寝室晚归、卫生检查、大功率电器检查、就寝纪律、寝室纠纷解决等方面实现自我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寓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3.积极进行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寝室美化大赛、寝室卫生评比、寝室趣味生活大赛等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公寓为家”的思想和意识;开展公寓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寝室安全意识,减少寝室盗窃、大功率电器使用等事件的发生,形成“热爱寝室、建设寝室、维护寝室”的观念。
四、做好2014届毕业生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结合专业特点,邀请院内的相关教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择业观和择业技巧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使同学们树立就业的自信心。结合学院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应聘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学习,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和就业应聘技巧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学习。
2.定期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座谈、交流会,了解学生在就业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给予普遍的和个性化的解答和帮助。积极发挥毕业班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用。对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登记,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进度,对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困惑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电子邮件、聊天群以及就业博客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
五、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增强系学生工作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以学院工作作风建设为契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每周例会制度,交流一周工作情况,互通有无;共同商讨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增强工作的团结协作。加强辅导员责任区建设,要求辅导员深入寝室、班级和学生当中,对责任区中的“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了然于胸;要求辅导员加强与责任区班主任的沟通,共同管理好责任区。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等,增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同时,要求班主任每两周下一次寝室,每月听一次本班课程、每月召开一次班会。对于班级的突发性情况及时掌握并处置,并通报到责任区辅导员处。
3.加强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团委学生会干部队伍和班级干部队伍是做好系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系团学活动中,进行团学活动最佳组织奖评比、最有凝聚力部门评比,以及团委学生会联欢会等形式,发挥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在全系范围内开展班长工作考核、评比等、增强起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加强系学生工作档案存档意识,做好学生工作档案的搜集和存档工作。进一步完善系学生工作特别是团学工作的学生成果、活动成果的搜集和存档,增强工作的积累。
七、做好心理、资困助学、新生接待等常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