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动态
分院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研途榜样|徐童:初试第一!备考十月圆梦“宁大”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5日 10:20     点击次数:

    今年,来自语言文学分院英语1901班的徐童,以初试总分413超分数线30分的成绩,顺利进入复试并被宁波大学学科英语专业录取。


“所有努力都是在做准备”

“考研是我在大学期间做过最清晰且坚定的决定。”回顾自己的大学经历,徐童感慨道,“备考让我的生活有了目标,让我有计划地过每一天。”和其他备战考研的同学一样的是,徐童的考研路走得同样格外自律我要考研“我要考宁波大学的学科英语”,做出这样的决定与选择,徐童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她通过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了解院校政策、招生简章,再去院校官网查阅考纲,确定需要的教材和考试科目,然后就进入备战状态,“考研”梦已深深扎根。

“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只处于中等水平,上岸我也没有十足的信心,但任何事情总要拼尽全力做了才知道结果。决心考研后,考研成为了我生活中的第一顺位。20223月,徐童正式开始自己的备考路。10个月的备考时光,徐童将她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规划和打卡从未间断。大四上学期,她将复习重心放在了英语上,一个学期里完成了三轮单词的记忆,网课阅读理解以及真题训练。暑假我需要完全地沉淀自己。每天早晨七点到晚上九点,徐童一天的复习时长高达十几个小时,给自己半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困了就来一杯咖啡”。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地将政治真题、英语作文、专业课知识点逐一攻克。

搭乘上“考研”的列车,徐童在这条轨道上没有经停,也没有中转,她不断朝前进行着,准时准点地到达“上岸”的终点站。“在备考期间,我几乎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忘了的知识点就拿起来再背,做错了的阅读题就翻看解析再订正。”每天,徐童为自己一天的to do list打上一个个“已完成”的勾,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鼓励着她继续这样有动力地复习。


“但凡坚持必有回报”

六幢教学楼的几层教室,几乎遍布了徐童的足迹,她经常找到一间空教室便开始“沉浸式”背书,“多理解”、“读出声”、“常梳理”、“勤默写”是徐童记忆知识点“小妙招”。

“专业课的知识点细碎又难懂”,徐童坦言在背诵上也有些苦恼。她一直提醒自己“反复背”,在记忆前先理解,在脑中构建知识框架,反复地背诵和默写,“专业课复习使用的两套教材《邵光华教育学研究方法》还有《凯程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我一共背了十几轮。备考后期,听到同学讨论相关知识点,我都能快速反应内容,一下觉得信心大增

学科英语的专业课分为教育综合教育研究方法两个科目,前一门课侧重于记忆,后一门课则需要较强的逻辑性刚开始复习教育学研究方法,研究设计题让我格外‘头大’。它更多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习导致我的理论储备并不充足,再加上刚刚备考更多地把重心放在记忆,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此类题型困扰我挺长一段时间。”徐童谈到。此后,她积极向已上岸的学姐请教经验,稳住自己的性子,慢慢摸索,找到真题卷的试题便沉下心来反复练习,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难题的攻克,需要多练习多总结。”徐童在备考中,始终以实际行动来积攒信心,不断激励着自己继续前进。

2022年9月16日晚上十点多,我收到宁波大学调整专业课考纲的消息,仿佛给我敲了一记警钟整整一晚都难以入睡。在换考纲前,我已经复习了好几遍专业课。换考纲之后,我一下感到压力,只能继续调整心态,专注学习,并且自那以每天六点起床十点上床这样的学习节奏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

“获得初试第一名的成绩是出乎我意料的,但看到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给我的复试减轻了很多负担。初试通过后,徐童对复试并没有掉以轻心,她找来朋友扮演考官模拟提问,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将考纲里的参考书目进行精读理解,“啃”下每一个知识点为了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徐童通过阅读实时热门的教育类文章了解现阶段的教育热点,扩充知识储备以最充实的状态迎接复试。


“你们的陪伴让我更有动力”

难免会因为未知而担忧,及时调理不让自己内耗才是正确的方式。”徐童的考研期几乎没有发生过情绪崩溃,身边的室友伙伴和关心她的班主任也与她并肩作战。

临近初试,全国大面积爆发疫情,室友们提前离校,而徐童仍然要在学校坚守到最后一刻。“我的室友们很可爱,她们把一些鼓励的话语写在纸条上,放进我不同衣服的口袋中。”拉开抽屉,徐童找到了室友为她准备的“心意”明信片,“这些是我不经意间发现的小惊喜,它们在我初试前最难捱的时刻给予了我温暖的力量。

高强度的备考计划让徐童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因此生了一场病。班主任俞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和徐童一块儿谈心,帮她疏解心中的疑虑和迷茫,“初试前,俞老师还一直叮嘱我别太紧张,一定要注意身体,正是因为有了室友和老师的帮助,我的考研之路才并没有‘孤军奋战’。”徐童说道。

变身为“准研究生”后,徐童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植根于她心中的“教师”梦还要继续,“我想趁现在多去找实习和家教兼职的工作,尽可能地多积累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徐童也寄语同样想成为人民教师的学弟学妹们:“要迎着万里阳光,期待自己得偿所愿上岸的那天。”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 王佳怡 王一如/文


版权所有:语言文学分院 | 技术支持:海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