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浓厚氛围,立足于服务学院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独立学院发展大局,特开设【教书育人】专栏,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与教研骨干,宣传报道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新成果和新业绩。
王鉴莺,语言文学分院讲师,主要承担翻译专业的《基础口译》、《同声传译基础》、国际会议翻译情境模拟实训等口译类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思想,2022年,在完成两门口译课程的"互联网+"改革建设的基础上,立项《基础口译I》为省级一流课程,被授予“教坛新秀”荣誉称号。每年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口译和笔译竞赛,并对参赛学生进行严格培训,2022年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口译和笔译竞赛中获得多个一、二等奖,同时有一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口译竞赛三等奖,很好地宣传了元培学院翻译专业。

口译与实践并重,坚守初心使命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第一次接触到口译是在读书的时候,到杭州的一个大厂里面实习,赶上公司需要英语过六级的人负责翻译,我就去了”王鉴莺坦言,那次口译的实用性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为后来她醉心于口译的教学和推广埋下了种子。每次提到口译,王鉴莺的脸上都会迅速荡漾开欣悦和热情,“口译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接地气’的活动,它更多的是为人与人的交际和交流服务。”王鉴莺在第一堂课上就这样告诉她的学生们,口译不应该仅是助力毕业就职的工具,还应该能够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动生命的沟通、促进世界的和谐。学好口译,重在实践,王鉴莺常常大力鼓励并且亲身指导学生们去参与和口译相关的比赛,“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建议学生在青年时期就要打好知识基础,然后行动起来,大胆的开始,小心的纠正”王鉴莺笑言,“万事开头难,但只要鼓足‘干劲’,砥砺‘恒心’,在实践中突破自我,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口译与教育同行,诠释责任担当
提到口译的实用价值,王鉴莺指出:“无论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立一份健康、长久的人际关系网都十分有必要,口译不仅和翻译专业的学生息息相关,还面向所有专业、所有人。”在课上,王鉴莺把口译技巧融入日常教学,与学生们进行双向有效互动。同时,王鉴莺会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扩展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和谐中求“进步”,做到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在送给学生的建议中,她提到,“身为大学生,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和前程而全力以赴,除了锤炼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保持平和稳重的心态,面对困难或者挑战可以不怯不避,甚至勇于尝试突破、不懈奋进。”她坦言,“我对所有能够投入到学业和生活中去并坚持下来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贺意,没有虚度过的时光,会载人遇到世间美好的风景。”
口译对于王鉴莺,是教学,是初心,是沉浸其中的桃李春风,是人生智慧的传承接续。
文/刘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