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动态
分院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东大运河古桥之旅:探寻历史脉络,铸就经济之路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4日 17:41     点击次数:

在浙东大地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浙东大运河犹如一条璀璨的玉带,串联起无数古镇与古桥,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民族记忆。2024715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语言文学分院的浙东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调研团开展了一场以古桥为切入点,深度探索浙东大运河文化魅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浙东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杭州的西兴古镇到宁波的三江口,这条古老的水道不仅见证了古代商贸的繁荣,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古桥,作为大运河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因此,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以古桥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与体验,深入挖掘浙东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感受到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条全新的绍兴文旅路线,以文兴城,向绍兴文旅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确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调研团进行了精心的筹备与规划。首先,他们邀请了多位历史文化专家参与路线设计,确保所选古桥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行程安排、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文化讲解内容等。此外,活动组织者还积极与沿途的古镇、博物馆等单位沟通协调,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实践的第一站选在了绍兴的八字桥。八字桥是绍兴古桥的代表之一,位于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桥梁,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街区风貌。街区内,桥桥相映,水屋相连,有着别样的风情。粉墙黛瓦的民居,静静地泊在水埠头的乌篷船,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桥,处处飘逸着江南水乡的气息。在绍兴人眼里,八字桥是“活着”的,驻足桥上,人们可以南望会稽山,西眺大善塔,形成“河梁风月”的绝佳风景。走进绍兴的八字桥,就仿佛走入当地人的生活。

 



 

随后,调研团一行人驱车前往题扇桥。题扇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昌安门附近戒珠寺前,蕺山街上。提扇桥作为王羲之故里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精美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晋书》列传第五十中曾记载: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买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实践的最后一站选在了宝珠桥。宝珠桥原名火珠桥,位于绍兴城西的龙山后街。为绍兴现存桥拱最高的七折边型单孔石拱桥,桥长30米,桥宽3.95米,石级桥面,一边有二十五台级,另一边为二十四台级,实体桥栏杆,桥下设有纤道,可供行,而沿河纤道已无。龙门石有七块,中间一块最大,上有仙桃浮雕图案,两边六块有龙浮雕图案。宝珠桥在卧龙山北侧,卧龙山与宝珠桥恰如卧龙戏珠之态。此桥在明嘉靖重修时称宝珠桥,东侧拱脚有纤道穿过桥孔,此桥可称古代立交桥。

 



 

实践活动结束后,调研团成员们集思广益,设计了一条以绍兴古桥为主题、八字桥为起点、宝珠桥为终点的绍兴文旅路线。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成员们还设计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景区文旅产品,将浙东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结合在一起,为推动绍兴文旅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浙东大运河古桥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洗礼之旅。通过实地走访与体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古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举办起来,让更多人走进浙东大运河,走进古桥文化,共同见证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版权所有:语言文学分院 | 技术支持:海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