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上午,语言文学分院于教学楼3-306举行“行业人才进课堂”专题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由分院孟念珩老师主持,邀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先国作“新媒体写作的基本观察”的演讲,分院众多学子积极参加。
李先国博士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他曾经在《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各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完成省级课题2项,正主持省级重点课题1项,出版专著4部,出版教材1部,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4项。他曾经在现代文艺理论与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担任过绍兴市老字号五届评审专家,出版了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双语示范课程教材《公共关系学》2部。
李先国教授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在各种平台上进行的写作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写作组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户外虚拟平台等多种传播媒介,缩短并融合了内容生产与行为接受的边界。通过大量文本观察与分析,李先国教授总结出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感觉及基本方法。
从标题的写法入手,李先国教授总结出新媒体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造悬疑、明所指、列数据、作对比、假叛逆、借形势、给实利。在分析大量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他总结新媒体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是:讲故事,用图像,重修辞。他还认为,从写作者角度来看,新媒体写作的三个基本目标是:抓得住,进得来,留得下。从读者角度来看,成功的新媒体写作应该让读者产生三种基本感觉:惊奇感,代入感,信任感。
在讲座开始之前,李先国教授邀请所有到场学生加入QQ群,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新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感觉和基本方法。尤其是他将新媒体写作的基本方法浓缩为“疑指据比逆势利”七个字,简明易记。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当场背出了李先国教授所传授的新媒体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孟念珩/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