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24日下午,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语言文学分院邀请了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张厚远教授在教学楼4—101举办了主题为“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再认识”的“行业人才进课堂”专题讲座,分院众多学子积极参加了这次讲座。分院孟念珩老师主持讲座并且介绍了《红楼梦》的价值及其品读《红楼梦》的重要意义。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红楼梦》问世以来经历过热传与禁锢轮回的传播状况。然后切入正题跟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再认识。他说:曹雪芹和《红楼梦》作为产生于专制、宗法和礼教社会背景下的文学巨著,曾以“大旨谈情”的人文精神照亮时代黑暗,觉醒被束缚的个体。那么面对今天新的科技、经济、社会形态,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该如何回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何继续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张教授认为,红学在今天已经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红学已经超越文学成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版本学、美学、文化学、译介学、传播学等多领域的学科对象,它几乎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关于它的笔记记载、议论、索隐、题咏、评点、评论、争议、出版、图绘、各种样式的传播就没有中断过,甚至在连续的历史时刻还成为全民关注的文化热点。从红迷的人数而言,今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此可以说当代、当下才是《红楼梦》的黄金时代。”宝玉和黛玉的悲剧,要加上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还泪缘分,这是天生的、先验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贾宝玉之所以对仕途经济、政治生活反感,是和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是分不开的。”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鸳鸯拒绝落入贾赦之手,捍卫自己的生活,以最激烈的态度表达出来的洁。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和人文精神。我们研读这部经典作品要打破以往的认知局限,挖掘它的人文教育价值,唤醒师生的生命体验、情感认知和人格追求,使名著的精神世界与读者的心灵成长能够彼此互证。
通过讲座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红楼梦》在文学、哲学、历史、人文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性的普遍规律。这些都有助于塑造人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复兴而奋斗,不拘泥于个人恩怨情仇,拥有民族大义。
孟念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