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语言文学分院“诗泽元培”经典诗词讲解选拔赛于教学楼4-202内举行。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对教育部统编教材经典篇目的创新诠释,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据悉,此次比赛要求参赛者现场讲解,并由裁判当场评审。参赛者按照规则,从诵读诗词、解读诗词、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讲解诗词和阐述诗词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展示。该比赛的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评委将择优选拔选手进入省赛。

比赛现场,我们可以听到莫筠慧同学以“风雨”为经、“铁马”为纬的精彩讲解,可以欣赏到她编织出的一幅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谱;卢瑶琪则创造性地提出“数字空山”概念,在虚拟与现实的对峙中,寻找诗意栖居的可能,并提出王维的空山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一面照见时代的镜子;包佳艳通过讲解李清照《渔家傲》,站在女性主义视角重构“九万里风鹏”意象;刘梦姚向我们分享李商隐《锦瑟》中解构主义如何对待“无端”的生命盲盒——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忆中,而在经历的迷惘里。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比赛中,我们见识到,古典诗词不再只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成为照亮现实的精神火炬。当00后学子用青春话语诠释千年诗心,中华文脉的创造性转化已然发生。这或许就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注脚——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让传统活在当下,让经典滋养未来。
文/郑奕岑、赵艺倩